当前位置:中国自考网> 江苏> 复习备考> 笔记串讲> 浏览文章

2019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二

来源: zikaochina.com 编辑: yifei 时间:2019-12-10 2423人阅读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知识点4:真理:

1.真理和谬误及其关系P113:

1)真理: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2)谬误: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3)真理和谬误是认识活动中既对立又统一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2.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简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的客观性还在于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及其意义

①真理都既是绝对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A.二者相互依存。

B.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C.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②把握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原理的意义: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一面。我们应该坚持它的绝对性一面,以它作为指导思想;同时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相对性一面,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七、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P114:

1.实践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

1)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

2)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时间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2.实践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

1)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

2)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知识点4:价值: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P116: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

①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②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3)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它的功能上:

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热门自考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与生...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坐落在江南历史文化古城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